常德桃花源“旅游+”打造文旅融合新景
- 發布時間:2019-07-10
- 發布者: 華聲在線
- 來源: 華聲在線
- 閱讀量:

據統計,國慶期間,常德桃花源旅游區共接待游客約16.52萬人次,同比增長37.6%;門票收入約2472.31萬元,同比增長11.23%;景區內及周邊客棧、賓館入住率達90%以上;旅游綜合總收入約9562.13萬元,同比增長59.36%。
旅游+民俗,打造文旅新觀感
節慶期間,桃花源旅游區舉辦了中國桃花源2018國慶民俗文化藝術周,包含桃源石雕、桃源刺繡、剪紙、糖畫等非遺民間手工藝展,擂茶習俗、常德米粉、麻花、蒿子粑粑等制作手藝非遺民間美食展及秦溪游船風情展示等活動。此外,桃花源古鎮推出第三屆民俗文化節,演藝節目從早到晚不間斷,酒歌、竹竿舞、猜新娘、山歌對唱、篝火晚會等民俗互動與表演精彩紛呈,景區文化生活內涵得以提升。
旅游與民俗,互動與體驗的交織,吸引了大批游客留駐。懷化游客可可告訴記者,趁國慶放假,專門來游覽桃花源,她和朋友一起體驗了桃源刺繡的制作過程,感覺很有意思。

桃花源旅游區注重打造“旅游+研學+文化”發展新模式,充分利用自身豐富的人文、自然及文學講師資源,積極探索景區與研學旅行的結合。作為首批湖南省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,桃花源旅游區推出以“童游趣學,暢玩秦谷”“探秦谷文化,體驗桃花源生活”“非遺傳承桃源工,巧奪天工是匠心”等研學課程,讓孩子們在游玩中學習,在自然美景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。
研學與旅游的,通過一系列豐富多彩的研學活動,不僅能讓學生感受到自然的美好、體驗不同的生活,還能夠讓學生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,理解、認同傳統文化,并樂于傳承傳統文化。
旅游+演藝,開啟文旅新篇章
近年來,湖南旅游演藝進入快速發展階段。截止到今年7月,桃花源景區大型山水實景演出《桃花源記》,已演出120余場,平均上座率達85%以上。十一黃金周期間,《桃花源記》也吸引了眾多游客的觀看。演出立體化、藝術化地呈現了桃花源“此山、此水、此人”寧靜生活,再現陶淵明筆下《桃花源記》的絕美場景和唯美秘境。
“具創意的旅游演藝,豐富了游客的深度體驗,讓文化變得更加親近可觸,是文旅發展的重要載體。”省旅發委產業處副處長劉禹表示,發散著文化魅力的景區越來越得到市場的認可。
據悉,桃花源景區致力于文旅的開發和創新。近期,桃花源古鎮簽約瀟湘電影集團,力求依托桃花源古鎮文化旅游資源,打造文旅地產、影視藝術、研學教育綜合體,深挖桃花源傳統文化與歷史人文IP,創造影視文化藝術研學旅游業態的新局面,為景區發展帶來新活力。